近日,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新學校研究會會長李希貴在一場主題為“創建2035教育現代化樣本學?!贝髸习l表了題為《教育現代化與教師職業轉型》的演講。
在演講中,李希貴校長就教育要率先實現現代化,老師如何實現現代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2035年教育率先實現現代化,根本上是學生的現代化。學生要現代化,就要求老師首先實現現代化,就需老師成為情緒管理者,和諧關系構建者、領導者,并具備成長性思維。
01
重新定義教師的勞動性質:
進階為情緒勞動者
今天已到了需重新定義教師勞動性質的時期。過去我們一直說我們是知識分子,我們是腦力勞動者。但今天,我們還敢說自己是知識分子、腦力勞動者嗎?如今,你學生家長的平均學歷都比老師學歷高了;走在深圳街頭,你能看到一個扛大包的、拉人力車的嗎?我們說自己是知識分子時,再用腦力勞動者來區分教師和其他行業從業者的職業分野,已經不合時宜了。那么,今天我們究竟如何定義教師的勞動性質?我想說,今天教師的勞動性質,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勞動。
假如你是做投資的,你是基金、證券行業從業者,你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會帶來巨大風險,而隨著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需要控制情緒、引導情緒的工種越來越多。在一些服務型崗位中,我們常??吹?,有些客戶提出無理的要求,但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卻能一直保持淡定的情緒、不卑不亢……他們是天生脾氣好嗎?并不一定,他們是經過了專業化的培訓,經過對各種情況的精細化判定,才能約束情緒,積極引導溝通對象。
對教師這個行業而言,相對其他行業而言,在當下可能需要教師更多地管理好自己的情感。教師要管理好自己的情感,讓這種情感適時地、恰當地發生在正確的對象身上,以影響對方的成長。這樣的情感管理、情緒勞動,我們是否有培訓?我們的教科書、學科門類是否有這樣的設計?可以說,在這個方向上,我們還任重道遠。
關于情緒管理,我們首先要建立一些基本的價值觀,有這些基本價值觀指引,我們做好情緒管理才可能會有一個牢固的根基。這些基本價值觀包括人性觀、權責觀、問題觀。
● 人性觀
首先說人性觀, 如何確定人性觀?事實上,每個人心里同時住著一個魔鬼和一個天使,魔鬼睡覺、個人行為就像天使;天使打盹、個人行為就像魔鬼。喚醒學生人性中天使的一面,光亮的一面,進而讓學生以陽光、積極的一面來示人、服務社會,就是教育的力量。如何讓學生發揚人性中天使光輝、美好的一面,遏制人性中魔鬼的一面,就要用到教育中的一個策略——轉移目光。就是說,當教師發現學生身上的缺點、劣勢、不足時,不要僅僅盯著學生身上的短板和問題不放,而要立刻轉移目光,要去挖掘學生身上的優勢、潛能,通過提升學生身上天使的一面,慢慢帶動其人性中魔鬼的一面慢慢消失。這是教育中最最重要的策略。也是提升教育效率的一個基礎。
第二,權責觀。道理很簡單,以職位晉升為例,隨著你職位的提升,你的責任在加大,但是個人權利是在不斷減少的。比如在西方,總統和首相有隱私嗎?沒有。為什么?因為隨著他們地位的提升,社會對他們的要求會越來越嚴苛。所以法律上賦予的個人權利就會越來越小。
在座也可能更多的是老師,你從一個大學生來到學校當老師。你就會失去很多個人權利。比如,你在大學穿衣、穿鞋可以隨心隨性,這是時尚、張揚個性,但在學校里,校長可能會提醒你,這樣穿著打扮不合適,對學生影響不好。包括你讀什么書,你如果放在辦公桌上,學生來找你輔導時,第一時間會看到,那么你讀什么書,就會影響學生。讀大學時,你看到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隨意評判,但在學校,你需要想一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你要想,我們究竟要培養什么的樣的人才?如何有利于人才成長?過去你遇到危險,你是一個大學生,你可以率先逃離,但今天你首先要考慮學生。過去你生氣了,你可以隨意發泄情緒,今天你就需要管理好情感。
因此,我們知道這一點之后,隨著責任、地位的提升,我們就知道我們的部分權利一定會喪失,那我們的心態就會平和,我們就會知道家長和孩子對我們要求過多,是權責觀的原因。
● 問題觀
第三,問題觀。問題觀要學會什么呢?要學會與問題和平相處。這個世界,事實上是由問題組成的。如果沒有問題,這個世界也不復存在。再說有問題,才會想著去解決,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需要隨著這個時代,隨著政治,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以及時間、條件的變化才能解決。如果是系統中的問題,就需要優化系統,才能解決。
比如,此前有消息說北京有一些小學生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評上“三好學生”,不惜賄選全班學生,許多老師為此很生氣,就天天開會,在家長微信群教育家長,但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我估計不可能很好地解決,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改變“三好學生”的評選方式,要改變的是一人一票的評選方式。因此它是系統問題,不可能靠“一人打針、集體吃藥”的方式解決。個性化問題,還是要個別性解決。因為有些問題是孩子成長中的問題,需要靜待花開。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防止不當的教育方法遏制孩子的天性。比如兩三歲的孩子喜歡撒謊、打小報告等,這些問題其實帶有孩子鮮明的年齡痕跡,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一定會有的,是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還沒長大,家長一句批評,可能就會讓扼殺孩子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教師和家長應該保護好。如果孩子說出超出年齡階段的話、做出超出年齡階段的事,那反倒是不正常的。要讓孩子在自由中學會規范,在規范中是不會學會懂規矩的。
還有一些,諸如初中階段孩子的早戀、男女交往過密、喜歡穿奇裝異服、將頭發弄得與其他人不一樣,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正常的。這說明他的性意識覺醒了,這個孩子你放心吧。將來成家,結婚生孩子沒問題,他是健全的。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我們只需要科學引導,不要一味堵。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所在。
教師在職業生涯中會碰到很多問題,但教師需要明白教師的價值不是通過外在評價體現。如果個教師只能通過外在評價才能感受到工作的意義,那是有問題的,他始終無法進入自由的王國。自由不是追求別人的認可,如果自身的價值只有通過外在評價體系,那教師只能成為評價的奴隸。
北京十一學校是這樣對教師職業進行定位的:我們認為教師肩負著塑造學生精神生命的神圣職責。教師是世間最復雜的高級勞動,教師的職業不僅傳承過去,更是創造未來。我們必須把我們的價值放在學生身上。我們必須從學生那反觀我們的成績,這個時候你才能真正知道教師這個崗位的意義。如果我們忘記了學生,忘記了我們對學生的責任,我們可能就會陷入迷茫、困惑。
既然教師是情緒勞動者,那么我們就要規劃和管控好情緒。首先,我們要明確人有多少種情緒。人的情緒恐懼有十幾種,如喜悅、悲傷、厭惡、生氣等十多種。你如何管控,不生氣?如何管控使你能夠有更多的喜悅?這里面就有大量的學問。我給各位分享幾個小小的策略,如“4X4”工作法,先吸氣四秒鐘,再平息四秒針,再呼氣四、再平息四秒,基本上那種劇烈的或者生氣或者恐懼情緒就會減掉80%。
還有一個叫九十秒法則,當我們正在經歷壓力的時候,需要九十秒的時間,讓大腦和身體完全“自我清潔”。包括三十秒數數。三十秒深呼吸。三十秒的肢體的擠壓,這樣基本上,你內心的經歷的這個壓力就會消失。
如果有學生在課堂上破壞課堂紀律,這時候你如果直接批評,就會加劇學生和你的對立。碰到這樣的情況,你應該制定規則,當你提醒這個學生注意遵守班級規則時,就是在教育全班學生遵守規則。這樣,你也回避了和學生的一次正面沖突。對學生來說,也是一次交流。
02
新時代的教師需要具備成長性思維
經驗+反思=成長
我們培養的學生如果成長性特別低,就沒有能力面對高度不確定性的世界。教學中,我們發現,一些培養了眾生學習習慣和能力的人,往往都擁有成長性思維。那么教師就更應該具備成長性思維。
2017年,德勤公司一項對在跨國公司工作的年輕人離職原因的研究顯示,70%的年輕人離職是因為在原有的崗位上不能繼續成長,而不是因為薪水、待遇。這個現象告訴我們什么呢?當今社會,只有工作和學習高度融合的職業,才能受到這個時代青年人的喜歡。如果哪一個崗位上簡單勞動,如高速公路上收通行費,銀行柜員點鈔,這些職業不會增加太多技能,那么這個行業就慢慢不會被年輕人喜歡。那么,如何讓我們能在工作中自我成長?
第一是經驗加反思等于成長。我們好多人工作五六年,就是積累了混日子的經驗,如此工作五六年,就退休了。這就是我們不能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只有不斷反思,不斷推翻自己,才能成長。羅曼羅蘭有句名言,經常被大家忽略。他說,“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余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復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敝挥胁粩喾此?,我們才能有所得、有所獲 。
還有一個公式:Y=F(X),內歸因,這是外交上著名的“我要喜歡你”工具。使自己成為自變量,我們都是X。要學會內歸因,不要把自己當Y,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學生、家人、同事。我們改變,學生一定會改變。我們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了,從別人身上找問題,一想就瘋了。
比如學生抄襲作業現象嚴重,這可能是你布置作業沒有分層;周末、節假日作業完成效果不理想,可能是因為你布置了太多書面作業,觀察性、體驗性、分析類的作業布置太少;你布置的作業沒有時間批改,可能是你布置作業不科學,那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布置作業量太大了。這就是“為什么絕大部分人都想改變世界,都有遠大理想,但是只有極少的人力都有改變自己的原因,而正是這些人改變了世界?!?/span>
第三,既要也要思維形成解決方案。有一個故事說,北京301醫院的急診科來了一位病人,該病人誤食了一只蟑螂,擔心蟑螂不死,就自己主動吃了蟑螂藥,這就是典型的一根筋思維。他就沒有想到一個既讓蟑螂死,也保全自己生命的辦法。
還有一個案例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在公園向警察求助找爸爸,原來父子倆玩捉迷藏游戲,爸爸為讓孩子找不到自己,藏身荷花池,爸爸竟然用蘆葦在水中呼吸。這也是一根筋思維。這在教育中是要不得的。
03
新時代的教育需要老師成為領導者
具備領導能力
管理是一個老師最重要的能力。一個老師面對的學生與家長是扁平化的,復雜多變情景對老師的領導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目前課堂教學不盡人意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認真研究教師如何提升領導學生學習的能力。
如何提升教師領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有如下三種路徑。
一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教學目標轉化成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把目標寫在白板上,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教師如果能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首先,要把目標寫在白板上,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 課題中期報告的撰寫要點和注意事項2021-09-13 09:18
? 課題結題報告的基本結構和撰寫技巧2021-09-10 10:29
? 李迅:評價學生要聽懂學生的心2021-07-05 10:41
? 北大教授錢理群: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語文教師?2021-06-28 10:45
? 王殿軍:中小學教師如何做到“教”“研”相長2021-06-21 09:04
? 謝維和:教育家的“樣子”2021-06-15 08:47
關注一中官方微信